2025年9月26日凌晨,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四次出舱活动,此次任务不仅刷新我国航天员出舱频次纪录,更在技术创新与空间站运维方面实现重要突破。以下是此次出舱活动的核心信息梳理: 一、任务执行关键信息时间线:9月25日19时45分,航天员王杰打开问天气闸舱舱门率先出舱,登上机械臂末端自动脚限位器;20时34分,航天员陈中瑞出舱与王杰协同作业;9月26日1时35分,两名出舱航天员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全程历时约6小时。人员分工:舱外作业由陈中瑞、王杰共同完成,这是我国首次由两名第三批航天员执行舱外任务;指令长陈冬在天和核心舱内提供实时支持,形成“舱内外协同、天地联动”的作业模式。核心任务:成功安装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完成问天舱段全部规划防护设备的部署;同步开展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确保空间站外部系统运行状态良好。 二、技术创新与效率提升此次出舱活动在机械臂应用与路径规划上实现重要优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专家李志海介绍,本次任务首次使用天和舱机械臂适配器支持出舱作业,针对防护板安装位置集中的特点,团队设计了全新优化路径,使作业效率显著提升,大幅节约任务时间。随着本次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完毕,空间站问天舱段的空间安全防护体系已全面建成,为长期在轨运行筑牢屏障。 三、乘组在轨任务回顾神舟二十号乘组自2025年4月进驻空间站以来,已累计完成4次出舱活动,成为我国执行出舱任务次数最多的乘组之一。除出舱作业外,乘组还完成了多项关键任务:- 开展天舟八号分离撤离与天舟九号交会对接、货物气闸舱物资转运;- 完成材料舱外暴露实验装置回收,该实验通过研究极端环境下材料性能变化,为柔性太阳翼、月球基地建设材料等前沿技术提供数据支撑;- 推进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物理等领域的59项科学实验,深化空间站应用价值。 四、任务意义与后续计划此次出舱活动的圆满完成,标志着我国空间站运维能力与航天员舱外作业水平达到新高度,尤其两名第三批航天员的协同表现,印证了我国航天人才培养体系的成熟。接下来,乘组将继续开展在轨实验,并在空间站内同步庆祝国庆与中秋双节。后续任务还将聚焦科学实验样本分析、设备维护等工作,为我国空间站常态化运营与深空探测技术积累奠定基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