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准新规对症下药 优化行业生态
悬衡而知平,设规而知圆,公募基金行业正迎来一场关于“锚”与“尺”的深度变革。
“一些赛道基金的募集说明书中对标的基准多是沪深300指数,因此大幅跑赢产品基准不算难事。”某大型基金公司产品经理向上海证券报坦言。
这一行业长期存在的基准粗放设置问题,如今迎来了监管的“对症下药”。
10月31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指引(征求意见稿)》,中国基金业协会同步发布配套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比较基准操作细则(征求意见稿)》,旨在规范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选取和使用。
01 行业痛点
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长期以来存在诸多问题,已成为行业发展的隐患。
在制度层面,缺乏专门性、系统性的规定,仅在信息披露、特殊产品设计等监管规则中有零散要求,约束力较弱。
晨星统计数据显示,2416只偏股型主动权益类基金的募集说明书中,业绩比较基准多达211个。
其中,近半基金产品采用了沪深300指数作为基准,这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宽基指数基准。
基准单一化、使用方式粗放使得产品超额收益容易实现,但却扭曲了业绩比较基准的真实功能。
更值得关注的是,在指数编制上存在价格指数和全收益指数两种版本,这直接影响了基金跑赢基准的难易程度。
同源统计数据显示,在以沪深300价格指数作为业绩比较基准时,过去5年内有68%的基金超越基准。
若将基准调整为沪深300全收益指数,跑赢比例则降至55%。
02 新规内容
此次《指引》共六章二十一条,《操作细则》共六章二十九条,从四个维度系统构建了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监管框架。
突出表征作用,要求业绩比较基准应当体现基金合同约定的核心要素和投资风格,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更。
基准一经选定不得随意变化,不得仅因基金经理变化、市场短期变动、业绩考核或者排名而变更基准。
强化约束作用,基金管理人应当建立全流程内控机制,提高内部决策层级,确保投资风格稳定性。
《指引》《操作细则》要求管理人建立健全覆盖业绩比较基准选取、披露、监测、评估、纠偏及问责的全流程管控机制。
发挥评价作用,规范薪酬考核、基金销售、基金评价等对业绩比较基准的使用要求。
在衡量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时,管理人应当加强与业绩比较基准对比,基金长期投资业绩明显低于业绩比较基准的,相关基金经理的绩效薪酬应当明显下降。
健全多道防线,在基金管理人自我约束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信息披露和基金托管人监督。
03 影响深远
新规对公募行业生态优化具有深远意义,多家头部公募机构已积极响应。
广发基金认为,新规对于行业建立健全利益绑定机制、优化考核与激励约束机制等,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依据,明确了具体的执行路径。
具体而言,一是有利于进一步推进中长期资金入市;二是有利于形成更加稳健的投资风格与市场氛围;三是有利于增强基金产品投资风格的稳定性;四是有利于更好地引导投资者做投资决策。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王骏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指引和操作细则的落地实施,有助于强化业绩比较基准的约束与表征作用,促进公募基金业绩比较基准的设置更为规范合理透明。
南方基金表示,业绩比较基准的规范化,将从多个维度重塑行业生态,对资本市场整体、基金管理人资产管理、投资者投资体验等方面带来益处,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04 落地实施
随着新规出炉,公募行业已行动起来,对标新的“锚”和“尺”,规范自己的“品”与“行”。
《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公募行业开始对存量产品的业绩基准进行整改。
截至10月31日,今年以来已有175只产品变更业绩比较基准。
据悉,已有部分基金公司上报并准备发行符合新的业绩基准框架精神的新品。
沪上某基金公司近期筹备发行一只对标宽基指数的增强型基金。
该公司相关人士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我们从产品设计开始就要认真考虑基准能否长期适配需求的问题,既要保证长期稳健表现,也能让基金经理更好地控制产品偏离度。”
对于存量产品,《指引》设置了一年的过渡期。
基金管理人应当自指引施行之日起一年内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调整。
05 未来举措
业绩比较基准改革是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工程,后续还将有一系列配套措施落地。
证监会将会同基金业协会研究建立基准库。
基金业协会将组织成立行业专家组,研究建立基金行业业绩比较基准要素库,基准库未来将用于鼓励、引导行业机构规范选取表征权益资产的基准要素。
按照《行动方案》安排,下一步还将修订出台薪酬考核规则,细化基金经理薪酬考核具体指标要求;
完善基金管理人分类评价监管体系,将业绩比较基准相关考核指标纳入有关指标体系;
常态化注册与业绩比较基准挂钩的浮动管理费基金产品。
通过多种方式,全面强化基金管理人、高管和基金经理与投资者利益的绑定机制,切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从基金公司内部来看,华夏基金已表示将对旗下公募基金的业绩比较基准进行系统性梳理与评估,确保其设定的合理性、公允性与清晰性。
易方达基金也承诺将强化对业绩比较基准的选择论证,完善业绩基准的监测、评估、纠偏等机制。
“锚定基准、回归本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公募基金行业走向成熟与规范的必经之路。
随着业绩比较基准从“软约束”变为“硬要求”,一个更加规范、透明、专业的公募基金行业正加速到来。
|
|